首页

冰时代

时间:2025-05-29 23:16:51 作者:福建漳州边检站开展“粽香端午 情浓两岸”台胞座谈会 浏览量:96552

  中新网酒泉10月30日电 题: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夜赴太空 三大“护身法宝”揭秘

  记者 马帅莎

  10月30日凌晨,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名航天员驾乘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开启新一轮“太空出差”。

  作为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神舟载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共有14个分系统,是中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严格的航天器。从地面到太空,从神舟飞船到中国空间站,为了这次三名航天员的夜赴“天宫”之旅,研制团队在飞船上准备了多件“护身法宝”。

  航天员的手臂延长器

  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由于身体被牢牢束缚在座椅上,航天员无法前倾身体去操作仪表板上的设备。为此,科研团队研制出操纵棒,好比为航天员手臂加上一个延长器。

  据介绍,操纵棒把手是根据航天员手掌正常抓握状态进行赋型设计的,外部轮廓曲面完美贴合航天员掌心,可满足航天员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要求。操纵棒杆体为可无极伸缩式,航天员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整操纵棒的长度。杆体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材料,比强度高,手感舒适,外观光泽,富有美感。

  “夜间驾驶”的“探照灯”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第8艘造访中国空间站的载人飞船。飞船入轨后,需先与空间站实施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才能进入空间站工作生活。

  由于空间站在轨飞行会周期性经过地球阴影区,因此,载人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时,照明条件十分重要。神舟飞船装有舱内照明设备和交会对接照明设备,不仅为航天员提供了舱内工作、生活照明,也为飞船与空间站在阴影区交会对接提供了摄像辅助照明。

  借助这两种照明设备,当神舟飞船进入地球阴影区时,航天员在舱内仍可以判读仪表数据、手动开关指令,为成功交会对接增添保障。

  飞船“守门人”

  从神舟飞船转移至空间站,航天员需要完成打开和关闭舱门等动作,开展穿舱活动。为了防止航天员在舱内生存的气体泄漏,舱门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

  早期的神舟飞船是整舱加压,可通过检测整舱舱压变化来判断舱门的密封性,这种方法虽准确可靠,但存在耗时长的缺点。对此,科研人员研发了舱门快速检漏仪,实现了对神舟飞船舱门和对接面的快速准确检漏。

  通过内部的核心传感系统,舱门快速检漏仪可以感受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判断舱门是否关闭完好,从而提示航天员“舱门已关好,可以脱航天服”。当前,舱门快速检漏仪已成为载人航天器的“必需品”,为航天员舱内活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完) 【编辑:李骏】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岸暨港澳客属社团发出“三明倡议”

33年前,霍塞思第一次来到中国,就是作为大学生来华参加美式橄榄球表演赛。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林肯中学观看了学生们的橄榄球训练课,并在训练课后愉快接受了学生们赠送的橄榄球和橄榄球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霍塞思聊起这个“巧合”,认为这印证了体育也是中美人民之间的“共同语言”和友谊纽带之一。

侯鸿亮当选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

构建与新应用相配套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从新技术到新质生产力,还需要基于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适用于生产生活需求的各类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是促进新应用不断涌现的重要支撑。要围绕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深化研究,遵循关键共性技术扩散和应用规律,既解决当下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问题,又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对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乘数倍增效应。深入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要素一体化配置,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在此次任务中,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为中国空间站研制的升级版中继终端、天线网络和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以及为天链中继卫星研制的全部有效载荷为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保驾护航。

彼得大帝的平底锅、沙皇的金杯……一展将看尽“俄宴风华”

为实现对输电线路周围环境的实时监测,特别是解决偏远地区及城市电缆沟道通信信号难以覆盖、数据传输困难的突出问题,2023年,国网山西信通公司响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组织专家创新团队,进行针对性科研攻关。

“五一”假期前三日,上海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超26.8万次

产业完备的上下游链条,有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平表示,资源要素集聚是企业落户镇江的重要考量之一。目前,公司主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研究、制造和销售,随着年产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等项目落地投产,电池产能可提升20%、组件产能提升35%,而制造成本可下降13%。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